作者:中國附醫 減重外科 鄭伃書 醫師
2016 年初的新思惟論壇「從專業到創業」,主題非常誘人!往回推溯一年,曾被一國列為政策綱要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隨著時間流轉,現在我們感受到效應。
同樣的,此場論壇邀請的講者,對三、四年級族群的眼睛來說,也是在時間流裡睜睜看見發芽破繭的結果,因為有感受,格具說服力。主題與時間交織的巧搭,無怪乎現場的熱絡沸騰,以及滿滿的含金收穫。
作者:中國附醫 減重外科 鄭伃書 醫師
2016 年初的新思惟論壇「從專業到創業」,主題非常誘人!往回推溯一年,曾被一國列為政策綱要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隨著時間流轉,現在我們感受到效應。
同樣的,此場論壇邀請的講者,對三、四年級族群的眼睛來說,也是在時間流裡睜睜看見發芽破繭的結果,因為有感受,格具說服力。主題與時間交織的巧搭,無怪乎現場的熱絡沸騰,以及滿滿的含金收穫。
作者:盛亞顧問 打雜部 吳儀家 康樂股長
《新思惟論壇:從專業到創業》,當初得知這個活動的時候,首先閃過的念頭是,對於已創業者來說,為什麼還要來聽?看了講者名單後,我是衝著我所知道的四位講者而報名(結果有一位無法到場,好險主辦單位還是有把他的時間錄好、錄滿 XD)
蘇一峰醫師、廖浩欽醫師是仍在醫療體系中執業的醫師,但是透過創新的手法,並且不斷增強自身能力、增加影響力來突破既有困境,這部份,我相信能讓現場佔了與會者八成的醫師們,有更多的思考方向及參考指標。
現場有人發問,提出蔡校長辦這樣的活動,是否會導致未來台灣的醫療崩壞問題更加嚴重?在場楊斯棓醫師的回答,我認為已經說得非常明白。而我的看法是,看看休息時間,那一大圈圍繞在數鈔機 廖浩欽醫師身旁的人數,就知道結果。
大多數的醫師,應該仍是會留在醫療體系內,只是會用不同的方式,用自己的專業換取應得報酬,有錢賺才是王道,否則為何連教學醫院都要拚自費?很明顯,照健保遊戲規則會先餓死,都要餓死了還談什麼仁義道德、國家社會成本呢?我這局外人都略懂,啊你們那些……算了,醫師們加油!
作者:嘉義長庚醫院 陳毓容 中醫師
2016 年的 1/24,罕見的北極震盪造成的全台急凍,在個位數的溫度下,除了去追雪以外,你還可以做什麼?
我們北上不追雪,我們追的是《新思惟論壇:從專業到創業》。
超過 200 人齊聚一堂,聽 11 位講者分享他們從專業到創業的心路歷程,非常精彩,絕對不輸給陽明山上的白雪啊!
這一部分是由蘇一峰醫師與廖浩欽醫師主講。一位胸腔科醫師、一位中醫科醫師,這樣的專業可以創出什麼業?
作者:陽大附醫 急診科 曹建雄 醫師
以前都是看到蔡校長在 Facebook 上 Po 出許多各式各樣的菜單 課程,讓需要的人自由點餐。自己過往在花蓮執業不方便,所以往往都只是看看開課訊息,一次也沒參加(這梗很爛 XD)。
搬來宜蘭後,離天龍國近在咫尺,驅車一下就到了,當然要來參加此次盛會。論壇當天,台北真的是冰天雪地!除了冷、冷到爆掉,沒有其他形容詞可以形容。但寒冬並沒有削減我的熱情。
進去會場找位置,才發現,不得了!各位同道都是認真的啊,早上 8:40 左右(明明 8:30 才開始報到),一堆人已經就戰鬥位置定位了。(死菜鳥,還不大聲喊學長姐好!)
作者:新北地方法院 張建功 法官助理
看著台上講者的精采分享,自己覺得深受打擊,原來創業這件事,跟原本所想的根本不一樣。沒錯,創業維艱,管你天份多高、資產多雄厚、創業經驗多豐富,市場的反應是殘酷的,是決定成敗最關鍵的因素。
講者不藏私的分享,讓我知道了從體制內受雇,走向自己當老闆的境界,該思考的步驟︑該蒐集的資料有哪些,自己仍需用功的地方還不少,而且也不是做了這些努力就會成功,仍要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進化,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