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10 / 14

《從專業到創業》研討會設計概念

 

策展人:蔡依橙(新思惟國際)

 

 

MECO_20150412_126

 

 

在上次的《新思惟論壇:跨界》中,林之晨創辦人曾提到:「不論景氣,其實每年台灣大約都有 10 萬家公司被創辦,這數目從過去到現在,差異不是太大。」

 

那為什麼,這幾年「創業」這議題這麼熱?連醫師、律師、工程師,這些過去被認為給大公司請就能領高薪的行業,也都對「創業」議題熱衷?

 

經過觀察與思考,我認為其原因有下:

 

  • 這幾年的台灣,經濟停滯、財團議價能力增強、全球化進展緩慢,都導致專業人士取得薪資嚴重下滑,靠受雇與努力,要拿到與前輩一樣的高薪,越來越困難,工時與壓力卻一點都沒少。健保體制下的年輕醫師、年輕受雇律師低薪問題、分紅費用化後的工程師,都是如此。
  • 以醫療界來說,政治介入深,導致證照與體系失去保護作用,反倒只剩限制。一身武藝,卻綁手綁腳。從幾件事情可以明顯看出來:1. 專業的新陳代謝科醫師竟然被自稱(但其實不是)營養師的人寄律師函警告。2. 收驚儀式收現金,竟然拿得比專業精神科醫師門診兼開藥多。3. 推拿民俗療法的價格,遠超過專業物理治療師給付。
  • 期待法令改變,期待政府迅速應變,緩不濟急。過去幾年觀察到的趨勢也不樂觀。
  • 創業,在新型態領域創造價值,只要合法,所受的限制少,直接讓市場對我們的專業能力稱斤論兩,有幾分本事就拿幾分報酬,很有吸引力,也更能捍衛我們自己的專業價值。

 

但是,在系統內發揮專業,只要管好自己,許多基礎工作都有各種專長的同事處理;創業,則是自己要去建立一個系統,在許多方面細膩、在另外的許多方面妥協,這條路,很漫長也很辛苦。

 

所以,這次我們把從專業到創業的各個階段做了拆解,分成四大段,請到 11 位各路高手與網路名人,一起跟我們分享他們的作法與建議:

 

 

不管最後您決定留在系統內繼續發揮專業,或決定打造自己的體系發揮更大潛能,聽過這 11 位演講者的分享,您都將能更清楚自己的定位,花更少的時間在猶豫,更專注於您專業與創業的推進!

 

 

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