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療 下的所有文章

2016 / 1 / 30

這是你今年最值得上的課!

 

作者:新竹馬偕醫院 兒科部 程俞竣 醫師

 

 

01_innovarad_YJ_Cheng_PROS_20160124_0858

 

 

這是一篇順便偷渡「參加新思惟系列課程心路歷程」的課後心得。

 

 

緣起:這是你今年最值得上的課!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新思惟的活動了。從第一次的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到第二次的青年研究論壇。對新思惟團隊所舉辦的活動有很深刻的印象。一開始是同事說:這是你今年最值得上的課!覺得誇張之餘,發覺價格也是有點誇張 XD

 

後來陸陸續續在 Facebook 上面看到大家的心得分享,以及追蹤蔡校長的臉書與加入新思惟之友社團。看到身邊認識的學長姐乃至於同事在參加過新思惟的活動之後逐漸發光發熱,心裡也燃起了要來參加的念頭。

 

閱讀更多 »

2016 / 1 / 30

從專業到創業,從舊頁萌新葉。

 

作者:中港澄清醫院 耳鼻喉科 王冠欽 醫師

 

 

01_wangkc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teve Jobs–

 

去年的跨界,校長跟新思惟團隊帶領大家看到各種不同的可能,今年由跨界的舊葉,更上層樓,出了創業的新菜。首先便是暖男阮國彰醫師主持串場,耳目一新,幽默新哏層出不窮。

 

 

在本業中,另闢蹊徑。

 

校長先安排在「專業」本業中,如何另闢蹊徑,讓自我茁壯。從蘇一峰醫師身上學習到如何自己找資源提升自我能見度,到廖浩欽院長霸氣數鈔,憑自身努力做到「酸民退散,眾人閉嘴」。

 

我們在本業,習慣了前人為我們鋪陳的道路,自以為很有選擇,其實受限重重。早點認清現實洗洗睡 想辦法跳出窠臼才是王道。

 

閱讀更多 »

2016 / 1 / 30

做好改變的準備

 

作者:臺大醫院 影像醫學部 王彧宸 醫師

 

 

01_Innovarad_WangYC

 

 

選擇創業開啟一條全新道路

 

醫療崩壞的年代,加上健保緊箍咒限制發展,不願在醫療此框架下生存的前輩們,有的選擇離開醫界改行,更甚者,選擇創業來開啟一條全新的道路。

 

而這些案例,在以前「小時候」(莫約是醫學生時期),不僅認為這樣的「非典型醫路」十分地稀有,更覺得離自己所在的舒適圈中非常遙遠。舉例來說,有時候可聽到某些學長姐不當醫生了,在學生時選擇轉系,或是畢業後,離開臨床往其他非醫學領域發展,在當時我的心目中,都是當作一則則的傳奇來看待(遠望貌)。

 

閱讀更多 »

2016 / 1 / 8

[課前問答] 理想給人動力,現實成就體系。

 

作者:蔡依橙 醫師(新思惟國際)

 

 

PATI_20151212_0753_300dpi

 

 

問:

  1. 對於醫院的二線科系(例:放射科),傳統上是與臨床科合作並依附在醫院體系下生存,但也因此交出了訂價的權利。若是想繼續在此專業上發展,並且獲得更多自主性與不可取代性,是否有些可能的方向呢?(國外醫院放射科,有些有門診訓練,甚至開始病房服務,但也會落入與臨床重疊的部分)
  2. 若是除了本科專業以外,在興趣發展上若與本科專業關係不相關,是否值得發展成另一塊副業,或是進一步成為主力呢?廣博與專精的取捨,在這方面的思考策略上,是否有實例呢?(影像醫學部住院醫師)

答:

放射科的獨特狀況

 

其實,交出定價權不是因為「跟臨床科合作」或「依附在醫院體系」,而是因為台灣的法規與健保。健保說你做電腦斷層就只能付 4560 點,你就只能付 4560 點。這沒辦法。

 

至於你的薪水的定價權,除了健保給付卡住之外,另一個就是台灣醫療政策,對於可執行業務以及「醫院設立」做規範的原因。當醫院有這張特許牌,競爭者少,議價能力就強,你的專科牌競爭者多,議價能力就弱。

 

在台灣,跟新加坡香港不同,不是你想買機器就可以買(參考下面兩篇文章),也不是你想設醫院就可以設,那是一個非常綿密的政治醫療控制機制

 

至於獲得自主性,以個別放射科醫師的角度來說,是很有可能的。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