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大醫院 雲林分院 牙科部 柳依青 醫師
被神秘的力量推坑報名
今年安排了幾個出國計畫,預算有限,這個論壇原本是沒有要報名的。當然,也因為還處在迷惘中,不覺得自己有「創業」的可能性。不知怎麼的忽然有個名額要轉讓,被神祕的力量推了坑,剛好當時工作上遇到了醫療體制下共同的瓶頸和矛盾,想要找神人們解惑,疏通一下堵塞的任督二脈,也就莫名其妙地報名交了學費,又收集了一個馬克杯。
被推進了坑裡,繳了學費略有不甘,還點本是必要的。於是,第一次參加寫心得騙禮券活動(誤)。
工作一條龍,只差沒兼打掃。
活動最終,某位參加的朋友提到,與會的人八成以上是醫師,而且幾乎是主治醫師等級以上,如果這些人都想創業、想出走,那麼,是否這些人一開始的選擇就有問題,也擔憂日後的醫療體系後繼無人。後面的問答很有意思,也切中要害:
假如一個月薪水兩百萬還不用值班,蔡校長會不會出來創辦新思惟?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換成是我自己,不用 200 萬,20 萬就可以讓我樂顛顛地屏除妄念,還會心存善念地乖乖值班。
退一步想,其實也不一定非要 20 萬,若是薪水再少一點,醫院的設備、器械、人力充足、行政和福利制度完善,我不需要整天拿著夾不緊針的持針器縫傷口,提心吊膽怕針掉進病人喉嚨裡,不用對著收費被砍到極賤,因而品質粗劣的技工成品翻白眼,不需要一個人從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到 intern 的工作一條龍全包(只差沒有兼任病房清潔阿嫂),不必煩惱寫論文做研究沒經費、升等出問題,還要忙著應付五花八門的醫療評鑑。
制度出了問題,使人驚覺,即使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品質和健康,也未必能夠維持給病人的治療品質。醫護人員只是惡劣政策下的陪葬品。
那麼,還會不會有人留在醫療界呢?
對工作還是有熱情,不捨離開。
我的一位老師說得好,一定會有人做這個工作的,只是誰來做而已。我想,其中一部分是為生活所逼,能力有限而不得不做的人,另一部分是熱愛這份工作而不願離開的人。參與論壇的很多人,不一定像臺上的講者一樣才華洋溢、智勇過人,能夠開創自己的新事業,也不一定放得下對醫療的熱情、對病人的牽絆,毅然決然地轉身離開。
參與論壇的人,泰半還是會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當個醫療體系中不斷運轉的小螺絲。
不一定因為參加了神祕的邪教組織論壇(誤),就能立刻由魯蛇搖身變成事業的溫拿。接觸新思惟的時間並不長,覺得自己資質平常,能夠理解的心得也很粗淺。
在新思惟認識許多高手
參加這個論壇,對我而言,是認識許多的朋友,也認識這個世界,讓我了解到,外面的路很寬、很廣,大有可為,人生不必侷限在狹窄的白色巨塔裡,苦熬著等待前人退休留下的職缺,更不必為了極其有限的資源勾心鬥角,論文可以自己寫,研究可以自己想,躋身國際學術舞台的機會,也可以自己爭取,只要夠努力。
另外,也藉由講者們的心路歷程更加認識自己,省思自己以往故步自封的迷惘和困惑,假如確實對大環境失望,如同小志志所說,就不該跟自己過不去,或是在意別人的眼光,準備換個人生跑道,不過就是換個想法而已。假如選擇留下,是清楚自己想要捍衛的核心價值。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屈居現實,活在無奈和埋怨裡。
累積實力變成更好的人
「讓你每天起床想工作的,是事業;讓你每天起床得工作的,是職業。」甫經歷低潮的我,完全可以體會每天都不想起床、不想工作的痛苦,無法投注熱情的工作,上班之後就只想下班。從這次論壇裡,我也發現,找到自己對事業的熱情,無論是原本的醫療專業或是轉換跑道,都會是莫大的幸福。
另外,看到講者和優秀同學們的認真積極,也會省思自己努力不足之處,期待從現在開始累積,變成更好的人。(從來不寫心得,這次交了心得也算是開始改變的一種吧!)
(釔編按:柳醫師曾參加《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