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醫師(新思惟國際)
問:
- 對於醫院的二線科系(例:放射科),傳統上是與臨床科合作並依附在醫院體系下生存,但也因此交出了訂價的權利。若是想繼續在此專業上發展,並且獲得更多自主性與不可取代性,是否有些可能的方向呢?(國外醫院放射科,有些有門診訓練,甚至開始病房服務,但也會落入與臨床重疊的部分)
- 若是除了本科專業以外,在興趣發展上若與本科專業關係不相關,是否值得發展成另一塊副業,或是進一步成為主力呢?廣博與專精的取捨,在這方面的思考策略上,是否有實例呢?(影像醫學部住院醫師)
答:
放射科的獨特狀況
其實,交出定價權不是因為「跟臨床科合作」或「依附在醫院體系」,而是因為台灣的法規與健保。健保說你做電腦斷層就只能付 4560 點,你就只能付 4560 點。這沒辦法。
至於你的薪水的定價權,除了健保給付卡住之外,另一個就是台灣醫療政策,對於可執行業務以及「醫院設立」做規範的原因。當醫院有這張特許牌,競爭者少,議價能力就強,你的專科牌競爭者多,議價能力就弱。
在台灣,跟新加坡香港不同,不是你想買機器就可以買(參考下面兩篇文章),也不是你想設醫院就可以設,那是一個非常綿密的政治醫療控制機制。
至於獲得自主性,以個別放射科醫師的角度來說,是很有可能的。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