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蔡依橙(新思惟國際)
在上次的《新思惟論壇:跨界》中,林之晨創辦人曾提到:「不論景氣,其實每年台灣大約都有 10 萬家公司被創辦,這數目從過去到現在,差異不是太大。」
那為什麼,這幾年「創業」這議題這麼熱?連醫師、律師、工程師,這些過去被認為給大公司請就能領高薪的行業,也都對「創業」議題熱衷?
經過觀察與思考,我認為其原因有下:
策展人:蔡依橙(新思惟國際)
在上次的《新思惟論壇:跨界》中,林之晨創辦人曾提到:「不論景氣,其實每年台灣大約都有 10 萬家公司被創辦,這數目從過去到現在,差異不是太大。」
那為什麼,這幾年「創業」這議題這麼熱?連醫師、律師、工程師,這些過去被認為給大公司請就能領高薪的行業,也都對「創業」議題熱衷?
經過觀察與思考,我認為其原因有下: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嗜好、天分與專長。
這個世界是多元的,這表示,再怎麼特殊的需求,都有其一定的市場。
問題是,這兩個顯而易見的事實,要怎麼交會,要怎麼讓我們有興趣的領域,接合到一個市場,變成自己的經濟來源。
作家,是全台灣最沒有進入門檻的職業,只要你會打字(連寫字都不用喔,像蔡依橙字寫這麼醜的也沒關係),就可以當作家。這也導致「作家」這個族群中,有真正對文字敏銳度高的高手,卻也有邏輯與文句都不行的新手。
從需要證照與長時間訓練的「外科醫師」,轉向沒有任何證照壁壘的「全職作家」,很簡單嗎?
講者:陳翊榮(Teascovery 發現茶)/ 導讀:蔡依橙
有一天,我在自己的 Facebook 上看到發現茶「冷泡茶」的廣告,天氣甚熱,一看就喜歡,於是下訂買了一組體驗包。到貨後,從網頁到購買到產品的整體細膩,吸引了我,於是 Google 了一下,認識了「發現茶」的共同創辦人陳翊榮。
陳翊榮,大學考上台大醫學系,念到大四,還是想圓自己的事業夢,於是轉經濟系。這過程所受到的質疑、指責跟壓力,著實不少。
因為是自己喜歡也是自己選的,在經濟系修課的過程,不管是概念或計量,都全力以赴,既然選了,就要念好。
出社會後,陸續在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與光寶集團,擔任顧問、諮詢與策略制訂等職,做著令人稱羨的白領腦力工作,經過幾年經歷,翊榮依然決定繼續追尋自己的事業夢,辭職後,在 2012 年創業。
原本擔任防護員、EMT 的林小胖,退伍後參加了政府的漂鳥計劃,並在幾位前輩的帶領之下,申請了溫室補助,經營起自己的農場。雖然在雲林務農,但小胖透過網路放大社交圈,巧妙緣分之下,結識在營造業工作的張子誼。
子誼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務農,但經過多次求職,發現中南部的薪資行情與工作條件,實在對基層勞工並不友善,遍尋不到理想工作的狀況下,只好硬著頭皮跟著林小胖一起分擔農務。
才發現,農業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