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竹馬偕醫院 林千裕 醫師
剛泡好咖啡,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因為正下著霰呢!),正是適合告白的時候。
這時代前所未見!
台灣三十年以上沒在平地下雪,更難想像的,是今天有兩百多個醫師聚集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思考著「脫逃」的可能。「邪教」出品,品質保證。暢快淋漓的一天,即使外面再冷,大家內心都熱血澎湃。
作者:新竹馬偕醫院 林千裕 醫師
剛泡好咖啡,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因為正下著霰呢!),正是適合告白的時候。
這時代前所未見!
台灣三十年以上沒在平地下雪,更難想像的,是今天有兩百多個醫師聚集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思考著「脫逃」的可能。「邪教」出品,品質保證。暢快淋漓的一天,即使外面再冷,大家內心都熱血澎湃。
作者:高雄長庚醫院 病理科 顏劭倫 醫師
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年少都有凌雲志,平凡一生也英雄。
哇,竟沒想到認真搜尋才發現,上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竟然是2013年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了,時過兩年,從當初目標只有在醫療體系中活下來,到今日面對尋找新工作的不確定感,這次主題「從專業到創業」似乎默默的呼應著自己的人生階段。
其實一開始是衝著子誼與宏燦這兩位農夫報名的。總覺得在醫院待久了,真的非常嚮往可以每天踏在泥土地上與大自然共存的農人,只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需要寫論文、不需要開無聊的會、不需要看老闆臉色,聽起來完完全全是個非常完美的粉紅泡泡啊!
真希望可以改行當農夫!
作者:麗水堂中醫診所 王致統 院長
在這醫療崩壞的年代,當醫療不再是金飯碗,連鐵飯碗都稱不上時,隨著醫糾、健保刁難、評鑑的繁瑣,醫生早已變成用生命換金錢的一份過勞行業。
也許在其他各行各業看來,薪水還不差,殊不知這完全是靠時間堆砌起來的,簡單來說,就是犧牲我的健康、我的家庭、我的睡眠,才能有一個月 10 萬以上的收入,但是換算成時薪,我也是一個勞工階級罷了。
所以,當初就毅然決然離開西醫內科的體系,也許把人救起來可以給我不小的成就感,但是要我拿我的健康、家庭去換,我真心覺得不值得!
作者: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感染科 陳偉挺 醫師
今天研討會第一個打中我的點,是楊斯棓醫師在演講中提及「互為葉問」的概念。
其實在報名這次論壇之前,我認真的想,到底該找誰一起來聽呢?看了看眼前的太太,才很白目的 領悟到,人生中的最佳伙伴,不就是自己的另一半嗎?所以我們夫妻的第一次協同上課,就這樣誕生了。雖然還沒有陳建華醫師的「情趣超音波」厲害就是 XD
誠如楊醫師所說,能在生活的各個面向,不管是專業、財務、人生觀念,都能找到一個(或多個)對象可以互相練習、砥礪,真是一種幸福。好的互練對象能看出自己的缺點,誠實告知,也能夠打磨自己的優點,讓心中渾沌,逐漸散去。
我從去年開始新思惟講師的身份之後,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學相長」的威力;來自四面八方高度 motivated 的學員,其實就是最好的「互練對象」。不管是課前提問、課中實作、課後檢討,都是推著自己,讓自己也能更加精進的靈感來源。在這裡也很謝謝超高效的新思惟團隊,對於我的幫忙。
作者:匿名
(橙編按:內容辛辣,已微調敘述,隱去可辨識資訊,保護原作者。)
為何參加新思惟,因為我感到發展受限,雖然我努力突圍,成效卻太慢。
我是一個驕傲的次專外科醫師,從當學生的時候開始,就為這一門「用刀解決病人一切問題」的技術感到十分著迷,也順利進入國家級醫學中心受訓。影響我做這個外科次專的教授,是國內器官移植的先驅,我也認真地參與移植訓練從不懈怠,甚至以為我會繼續從事移植的事業。
然而一切都只是想像,因為我離開了訓練醫院,即使擁有移植專科醫師資格,如果院方不支持,一切都只是空想。來到其他醫院,一個初出茅廬的外科魂,面對的是大老的夾殺,因為沒有任何會診的機會,所以病人來源只有急診,開刀房的資源掌握在大老手上,他們只會說,少年仔,就是沒有開刀日,你體力卡好,就每天來上小夜班跟大夜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