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1 / 30

為何參加新思惟?

 

作者:匿名

 

(橙編按:內容辛辣,已微調敘述,隱去可辨識資訊,保護原作者。)

 

 

PROS_20160124_00767

 

 

為何參加新思惟?

 

為何參加新思惟,因為我感到發展受限,雖然我努力突圍,成效卻太慢。

 

我是一個驕傲的次專外科醫師,從當學生的時候開始,就為這一門「用刀解決病人一切問題」的技術感到十分著迷,也順利進入國家級醫學中心受訓。影響我做這個外科次專的教授,是國內器官移植的先驅,我也認真地參與移植訓練從不懈怠,甚至以為我會繼續從事移植的事業。

 

然而一切都只是想像,因為我離開了訓練醫院,即使擁有移植專科醫師資格,如果院方不支持,一切都只是空想。來到其他醫院,一個初出茅廬的外科魂,面對的是大老的夾殺,因為沒有任何會診的機會,所以病人來源只有急診,開刀房的資源掌握在大老手上,他們只會說,少年仔,就是沒有開刀日,你體力卡好,就每天來上小夜班跟大夜班吧!

 

 

用有限資源做好外科,用急診資源成長外科。

 

醫院不給專科護理師,不給開刀房,這樣一個陽春到不行的主治醫師怎麼可能還待得下去,一般人早就換工作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剛好急診缺人缺得兇,所以我自告奮勇去幫忙,在急診兼差除了補足資金,急診的養分讓我以戰養戰,很快的我也有自己的病人群。

 

撐了 3 年,才有專科護理師,撐了 5 年,才有刀房,8 年的時間,我的業績高到引起管理部門的注意,而且不斷被檢討。(幫醫院解決急診缺人的窘境,犧牲假日幫醫院賺錢,竟然被檢討薪資太高?這是什麼道理?)

 

 

危機就是轉機

 

醫院管理部門注意我的薪資,也指示急診少排我的班,突然有一天,急診說人力暫時足夠,要我減少支援時數,我也順應時勢很高興的減班。

 

用急診資源壯大外科的策略已經奏效,應該逐漸退場,過去幾年我沒有時間學習新的技術,現在該用多出來的時間,進修跟進。

 

雖然我的薪資突然就少了 30%,前幾個月我還有點不適應,不過生命總會找到出路。急診的部分變小,外科的部分就會長大,升任主治醫師 8 年來的努力,已經有固定的合作醫師跟會診、關係良好的急診、病人持續增加的門診,等到我光次專外科業績就超過當年急診+外科的業績的時候,一定要讓管理階層心服口服。

 

 

要如何持續的精進?答案就在新思惟。

 

  1. 發揮影響力
    先前上了新思惟課程《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受到極大啟發。我開始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來主導這一家醫院的醫療業務,甚至能夠內部創業。認真的回應各科內部教育訓練演講的邀請,增加曝光的機會,讓醫院同仁知道我的專長是什麼,可以轉介什麼樣的病人給我。但是要加強製作簡報的能力,我需要的是《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
  2. 增進開刀的技能
    內視鏡與機器人手術是目前潮流,也是年輕醫師的機會。雖然多數病人還是掌握在大老手上,但捫心自問,如果病人來了機會來了,自己開不開得下來?為了維持手感並加強單獨完成高端手術的能力,我的策略是將少掉的急診時間用來學習新技能。這個計畫應該要長久而穩定,至少 2-3 年的時間。
  3. 部定教職,再上層樓
    目前已經有部定教職,當許多 fellow 因為沒有教職而無法升主治,而且要被強迫到急診支援時,我真慶幸我有教職。但這幾年來不思上進,也沒有新的研究論文發表,如果有迫切的需求,我知道要短期大量生產論文的辦法,就是參加《健保資料庫工作坊》。

 

這就是我參加《新思惟論壇: 從專業到創業》的心得,我覺得主治醫師幾年來處境困難,雖然努力突圍,也有一些成果,但外科醫師就是心急,覺得這樣太慢。

 

有些內容,我不希望有人看到又去轉告「高層」。如果蔡校長或各位新思惟的好友願意給予突圍的建議,我會衷心感謝。

 

(橙編按:就如私訊所提,其實您已經做得很好了。細節數字我們私下聊。)

 

 

追蹤新思惟國際